走進雨山經開區瑞泰馬鋼1萬多平方米的廠房,幾乎看不到人影,4萬噸的生產線上,密集的物料箱或裝或卸,行云流水,快速精準……由全自動上料配料系統、智能檢測裝備等一系列數字化設備組成的生產線正高效運轉。
這些自動化設備通過智能綜合物聯網平臺深度融合,實現生產現場無人化、生產過程透明化、生產數據可視化、生產設備網絡化,源源不斷地生產著質量穩定的鋼鐵高溫材料。其實,自2017年成立以來,瑞泰馬鋼便聚焦“智造”、聚力升級,建成了國內首條節能環保型鋼鐵高溫材料智能化制造基地、鋼鐵高溫材料創新中心,并與騰訊微瓴聯手打造國內首家“透明工廠”。通過持續推進智能化改造,瑞泰馬鋼實現了運營成本最低化、生產效率最大化和產品品質最優化。今年1-9月份,瑞泰馬鋼耐火材料產量達51219.23噸,市場占有率達26%。
市第十次黨代會提出,要聚焦智造強市建設,打造產業強的“白菜心”,并明確將“強化數字賦能”“加快發展數字經濟”等作為發力點和主攻方向。瑞泰馬鋼等主動尋求轉型的“智造”企業無疑是這條路上優秀的“探路者”。
然而,單靠某一企業異軍突起無法實現全域產業轉型,推動智能制造水平邁上新臺階需要各領域實現“產業智能化”和“智能產業化”,尤其要加快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。
為此,雨山經開區大力發展數字經濟,不斷探索推動“研發在長三角、轉化在雨山”的創新合作模式,積極鼓勵企業實施智能工廠、數字化生產線、數字化車間改造,實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。同時,經開區不斷加快網絡基礎建設,為企業做好保障,智能裝備產業園已經實現千兆網絡和5G無線全覆蓋,5G基站已達500多個。
以大數據管理為基礎,雨山經開區為服務企業搭建了智慧園區平臺,營造線下線上深度融合、服務管理企業高效的智慧園區生態環境,為企業數字化、智能化改造打好基礎。目前,園區安徽天一重工、中鋼天源、金雪馳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獲得省“數字化車間”稱號。馬鞍山納百川熱交換器有限公司、安徽中馬磁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獲得市“數字化車間”、“數字化生產線”稱號。
雨山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,后期,經開區將加快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速度,引導首批自愿開展智能制造診斷的馬鋼奧瑟亞、中鋼天源等10家企業,盡快完成智能化診斷服務報告,著力打造一批智能化改造典型樣板,積極創建離散型、流程型智能制造標桿示范企業。
記者 張令琪 通訊員 車瑋